发通“法” 官四分指士、农、工、商四民分业治事官指
(4)发:通“法”。
(5)官四分:指士、农、工、商四民分业治事。官,指官能、职事。
大度之书说:打仗的时候而国家不变穷,打仗有必胜的把握,打了胜仗没有大的伤亡,获得土地而不伤元气。如何才能做到这四点呢?打仗而国内不穷,是因为筹划得当。战而必胜,是因为法度严明。战胜而没有大的伤亡,是因为军队训练有素、武器装备精良,敌人不敢抗拒。获得土地而不伤元气,是因为顺应民心。顺应民心,号令、制度就有法可依。训练有素、武器精良,就有控制力量。法度严明,军队就会遵循。筹算得当,就能洞明形势。治理兵众有其方法,战胜敌国也有其道理。明查治兵的方法就可以明白胜敌的道理,详查武器的状况就可以了解战胜的原因,明白用兵作战的正理就可以战胜敌人。安定宗庙,养育儿女,四民分业治事,就可以树立德行和威望;制定仪法,发布号令,然后就可以统一和治理民众了。
三官不缪,五教不乱,九章著明,则危危而无害(1),穷穷而无难。故能致远以数,纵强以制(2)。三官:一曰鼓,鼓所以任也(3),所以起也,所以进也;二曰金,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也;三曰旗,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制兵也,所以偃兵也。此之谓三官。有三令,而兵法治也。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耳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九章:一曰举日章,则昼行;二曰举月章,则夜行;三曰举龙章,则行水;四曰举虎章,则行林;五曰举鸟章,则行陂;六曰举蛇章,则行泽;七曰举鹊章,则行陆;八曰举狼章,则行山;九曰举章(4),则载食而驾。九章既定,而动静不过。三官、五教、九章,始乎无端,卒乎无穷。始乎无端者,道也;卒乎无穷者,德也。道不可量,德不可数也。故不可量,则众强不能图;不可数,则伪诈不敢向。两者备施,则动静有功。径乎不知,发乎不意。径乎不知,故莫之能御也;发乎不意,故莫之能应也。故全胜而无害。因便而教,准利而行。教无常,行无常。两者备施,动乃有功。
(1)危危:处于危险的境地。下文“穷穷”同。
(2)纵强:总领众强国。
(3)任:担任。这里指作战。
(4):本作“皋”,同“橐(tuó)”,指弓衣。
“三官”无误,“五教”不乱,“九章”著明,这样即使处于非常危险的处境也无害,处于极度困乏的处境也不会有难。所以才能按章法进行远征,才有办法制约众强。所谓“三官”:一是鼓,鼓是用于指挥作战、鼓励士气和发动进攻的;第二是锣,锣是用于指挥防守、命令退兵和宣布停战的;第三是旗,旗是用于指挥出动军队、节制军队和驻扎军队的。这就是所谓三官。有此三令,兵法就发挥作用了。所谓“五教”:一是教兵士眼看各种形色的旗帜,二是教兵士耳听各种号令的规律,三是教兵士行走前进后退的步伐,四是教兵士使用长短不等的各种武器,五是教兵士相信赏罚制度的信行。这五个方面熟练了,兵士就有勇气作战了。所谓“九章”:一是举日章,白日行军;二是举月章,夜里行军;三是举龙章,水里行军;四是举虎章,林中行军;五是举鸟章,丘陵行军;六是举蛇章,沼泽行军;七是举鹊章,陆地行军;八是举狼章,山地行军;九是举弓衣之章,装载粮食驾车行马。这九章确立以后,军队的行动就不会越轨了。三官、五教和九章,起始于没有开端,结束于没有穷尽。始于无端,与“道”一样;终于无穷,与“德”一样。道是不可量度的,德是不可估算的。因为不可量度,所以敌军再强大也不敢图谋我方;因为不可估算,所以敌军再诈伪也不敢对抗我方。两者兼而施之,无论发兵或息兵都有成效。过境敌军不知,发兵敌军不觉。过境敌军不知,敌人就无法抵御;发兵出敌不意,敌人就无法应对。所以能全胜而没有损伤。依据进军方便进行训练,按照利于作战而指挥行动。训练不拘常规,行动也不法常可。两者兼施,兴兵才能成功。
- 婆媳关系不好如同“三角关系”难搞[图]
- 吴戈兵器名吴地所产故称亦泛指精良的戈一说指盾戈古代主要兵器青[图]
- 国君是国家的心脏心脏得到治理那么百节就会安定了心脏紊乱那么百[图]
- 临江仙,元好问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图]
- 这时殿上的群臣都惊愕了事情发生得太出人意料了群臣全都失去了常[图]
- 便门桥在长安西北渭水上造此桥以便横跨渭水通往茂陵孛(bèi)[图]
- 自胜之数决定取胜的数量自由来缘由《礼记·中庸》“知远之近知风[图]
- 战国和春秋一样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趋势是通过兼并战争而逐[图]
- 孟子说“王的大欲望可以讲出来听听吗?”王笑着不说话孟子说“是[图]
- 羿后羿传说中善射箭者蠭门即“逢蒙”相传是夏代善射的人曾跟羿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