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和最为人所传诵的王梵志的打油诗:
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
比较比较,看它们相差几远!胡先生引《挽歌》为谐诗的例子而密圈“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大概是说它所以谐就是谐在这两句,这样解法不但把《挽歌》全章的严肃沉痛的语气都失去,连陶潜的性情品格都被误解了。
作诗决不能如说话。既可以用话说出来就不用再做诗。诗的情思是特殊的,所以诗的语言也是特殊的。每一种情思都只有一种语言可以表现(我把“表现”当做一个不及物的动词用如英文的appear),增一字则太多,减一字则太少,换一种格调则境界全非。在各国文学中,某种格调宜于表现某种情思,某种体裁宜于产生某种效果,往往都有一定原则。《后山诗话》里有一条说:“杜之诗,韩之文,法也。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耳。”专就韵文说,五古宜于朴茂,七古宜于雄肆,律诗宜于精细的刻划,绝句宜于抓住一纵即逝的片段的情景。诗与词的分别尤易见出。词只宜于清丽小品,以惯于做词的人去做诗,往往没有气骨;以惯于做诗的人去做词,往往失之卤莽生硬。王直方《诗话》中有一条说:“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云:‘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这实在是确论。
凡诗都不可译为散文,也不可译为外国文,因为诗中音义俱重,义可译而音不可译。成功的译品都是创造而不是翻译。英人斐兹吉越尔德所译的奥马康颜的《劝酒行》差不多是译诗中唯一的成功,但是这部译诗实在是创作,和波斯原文出入甚多。在胡先生所举的佛教翻译文学的实例中,我寻不出一首可以叫做“诗”的“偈”。这就是由于“偈”本来为便于记忆而用诗的形式,本来未必是诗,加以印度原文的音节在译文中完全不能见出。
记得郭沫若先生曾选《诗经》若干首译为白话文,成《卷耳集》,手头现无此书可考,想来一定是一场大失败,诗不但不能译为外国文,而且不能译为本国文中的另一体裁或是另一时代的语言,因为语言的音和义是随时变迁的,现代文的音节不能代替古代文所需的音节,现代文的字义的联想不能代替古文的字义的联想。比如《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四句诗看来是极容易译为白话文的。如果把它译为:
- 婆媳关系不好如同“三角关系”难搞[图]
- 吴戈兵器名吴地所产故称亦泛指精良的戈一说指盾戈古代主要兵器青[图]
- 国君是国家的心脏心脏得到治理那么百节就会安定了心脏紊乱那么百[图]
- 临江仙,元好问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图]
- 这时殿上的群臣都惊愕了事情发生得太出人意料了群臣全都失去了常[图]
- 便门桥在长安西北渭水上造此桥以便横跨渭水通往茂陵孛(bèi)[图]
- 自胜之数决定取胜的数量自由来缘由《礼记·中庸》“知远之近知风[图]
- 战国和春秋一样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趋势是通过兼并战争而逐[图]
- 孟子说“王的大欲望可以讲出来听听吗?”王笑着不说话孟子说“是[图]
- 羿后羿传说中善射箭者蠭门即“逢蒙”相传是夏代善射的人曾跟羿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