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商朝的建立者。武:周朝的建立者。
契:传说中商的始祖。后稷(jì):传说中周的始祖。
不期:没有约定。孟津:古黄河津渡,在今河南孟津东北。
冠带之伦:戴冠束带之辈。这里指六国诸侯。
从前,虞、夏兴起,都积累善行和功德数十年之久,恩德润泽百姓,代理执行政事,接受上天的考验,之后才正式登位。商汤、周武王称王,正是由于祖先契、后稷以来积累仁义,经历十几代。周武王没有发出邀请,在孟津会盟,与会的就有八百诸侯,但武王还认为时机未到,后来商汤才放逐了夏桀,周武王才诛杀了殷纣王。秦国兴起于襄公,强盛于文公、穆公时,献公、孝公之后,逐步侵吞关东六国,经过了一百多年,到秦始皇时才有能力兼并六国诸侯。像虞、夏、商、周那样以德行取天下,像秦朝那样以强力取天下,说明统一天下本来就是这么艰难的。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56,鉏豪杰56,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57,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57,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镝(dí):箭头。
鉏(chú):同“锄”,铲除。
闾巷:街巷,借指民间。这里指刘邦出身低贱。
乡(xiànɡ):通“向”,从前。
秦始皇称帝后,担心诸侯之间战乱不断,因此对功臣和亲族没有一尺土地的分封,并且毁坏有名的城市,销毁兵器,铲除各路豪杰,期望维持万代安宁。但是,新的帝王事业的兴起,来自民间,联合讨伐秦朝的声势,却远远超过夏、商、周三代。从前秦朝所设的各种禁令,此时却正好为贤人扫除了灭秦的障碍。所以,刘邦发愤而起,称雄天下,哪里还讲什么没有封土就不能称王的呢?这恐怕就是古书所讲的大圣人了吧?难道不是天意吗?难道不是天意吗?如果不是大圣人,怎么能在这样的时候承受天命而成就帝业呢?
高祖功臣侯年表
本文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的序。该表记载了汉朝开国功臣的经历及其后代的情况,序中分析了古代受封者享国久远、汉代功臣及其后代大多被诛、被废的原因。一正一反,论证有力。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57,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57,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