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亦称《周易》、《易经》。占筮书。民忘其劳:出自《易经·兑卦》“彖(tuàn)传”。
二府:丞相与御史二官署。
郑渠:亦称郑国渠,古代关中平原(今陕西渭河平原)的人工灌溉渠,秦王政采纳韩国水工郑国的建议开凿而成。
成功:成就,功绩。
又有高梁水注入,高梁水上口在戾陵堰承接?水,水北有梁山,山上有燕刺王旦的陵墓,所以用戾陵来命名这条堰。河水从这条堰分出支流,东流经梁山南边,又东北流经《刘靖碑》北边。碑辞写道:魏使持节都督河北道诸军事征北将军建城乡侯沛国刘靖,字文恭,登上梁山观望河川的源流,考察?水审度地形地势,赞扬武安的通渠,羡慕秦地的殷富。于是派部下丁鸿,督率军士千人,于嘉平二年(250)在水中筑堰,以引导高梁河,造了戾陵堨,开了车箱渠。此堰的碑文说:高梁河水出自并州,是潞河的别源。长长的堤岸,非常高峻牢固,在河中以石笼截流筑成主堰,高一丈,东西长三十丈,南北宽七十多步。靠北岸设立水门,门宽四丈,立于水中十丈。山水暴发时,水就从堰顶溢出,向东奔流;平时保持正常流量,水就从水门向北流进来。每年可灌溉水田两千顷。灌溉旱地共一百多万亩。到景元三年(262)辛酉日所下诏书说:因百姓粮食需求量增加,旱地废置,因而供养不足。派谒者樊晨重新改造了水门,国家限定拿出水田一千顷,限定拿出旱地四千三百一十六顷,给予郡县,重新改定水田五千九百三十顷。水流沿着车箱渠,从蓟西北流经昌平,东至渔阳潞县为止。沿途所经四五百里,灌溉的水田达万余顷。无论地势高低,都能均匀地得水,可以耕种。导流时可以灌溉,决水时可以分流。开放渠口,成为湍流汹涌的水门,放出池水,成为滋润禾苗的甘泽,既有益于当代,又惠及后世。晋元康四年(294),刘公小儿子骁骑将军平乡侯刘弘,受命持节出使监管幽州诸军事,领有护乌丸校尉宁朔将军的头衔。立堨后三十六年,到元康五年(295)夏六月,洪水暴发,堤坝毁损了四分之三,只剩北岸七十多丈,车箱渠到处泛滥。他追念先君筑堰的功勋,亲临现场,指导施工规划,命令司马关内侯逄恽,率领内外将士两千人,筑起长岸,建成石渠,修理主堰,兴建水门,水门宽四丈,立水中五尺,恢复了运载的各种功能,凡有关疏导与阻塞之方法,一切都遵循旧制,共费工四万多。乌丸诸部王侯,不召自来,有的甚至背着婴儿,来修水利,总共有几千人。《诗经》中说动工不要急于求成,《易经》中说百姓忘记了劳苦,就是这一水利工程的最好写照。于是两府中文官武将,想到秦国、追思郑国凿渠的业绩、魏人为西门豹立祠的道理,都仰慕这一仁德之举,追述修堰的功绩。元康五年(295)十月十一日,刻石立表,以记载这一业绩,并记下这条堰的规格和用法,永远作为后人的榜样。事实详见碑辞。
又东南流迳武列溪,谓之武列水。东南历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牧守所经,命选练之士,弯张弧矢,无能届其崇标者。其水东合流入濡。
这一段描述武列溪边的“石挺”。这是《水经注》记叙而至今仍然为世人所见的一处奇特风景。不过现在已称为“磬锤峰”,一般也常称“棒槌”。按当今实测,从台基到顶峰,高达59.42米,“棒槌”本身高39.28米,体积为6508.68立方米,估计重量达162000吨。《注》文说:“弯张弧矢,无能届其崇标者。”这样的高度,当然不是射箭可以达到的。郦道元对于现在我们大家都可见到的这个“棒槌”,用“孤石云举,临崖危峻”两句描述,辞简意深,他的行文大都如此。
武列溪:亦称武列水,即今热河,有三源,合流入河北承德。
石挺:孤生独立的直棒形大石,即今河北承德一带的磬锤峰。